陈笔戈(1863-1914),字小松,号十五郎,河浦(今属三河街道河南社区)人。父陈云鹤为清顺德教谕。
陈笔戈幼承家训,以性纯真、好学、孝顺闻名乡里。
及长,眼看列强侵凌瓜分中国,促使他关心国家前途,喜欢论谈时务。当科举未废时,陈笔戈已在河西(濠江西岸一带)创办义学,教授新学,培养人才。
不久参加同盟会,后赴南洋群岛。时值孙中山在新加坡宣传革命,联络爱国华侨,他奉孙中山之命,在新加坡各地宣传革命并教授同盟会会员国语。
陈笔戈熟悉多种方言,且善于宣传鼓动,对南洋各地革命思潮的兴起,发挥极大作用。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春,陈笔戈回国参加策划黄冈起义(丁未起义),事败外逃。
至辛亥起义时,他与梁冠三回国参加光复潮汕之役,时冠三任潮汕国民军司令,因公返省时由他代理司令。
民国2年(1913年),吴祥达据汕头迫害革命同志,陈笔戈又离汕赴南洋继续从事国民革命运动。
龙济光主粤,暗中助袁世凯复辟。陈笔戈奉孙中山密令,集同志筹划刺杀龙济光,不幸泄密被捕。
民国3年12月中旬拘禁于陆军监狱,开庭审判时他威武不屈,痛斥龙助纣为虐,遂于20日午被杀害,年52岁。
陈笔戈牺牲后,当时社会名流萧吉珊、陈美堂、郑正秋、方瑞麟、萧佛成、郑铁如、邹鲁、郑雪桥等17人联名上报将其事迹编入中国国民党党史,并申请审批其为革命烈士。
孙科书撰赞文:“潮阳烈士,曰十五郎。
世传教铎,志在四方。奔走革命,实始南洋。怒发冲冠,听众激昂。黄(冈)潮(汕)诸役,光复梓桑。
伪督窃粤,肆虐以狂。君在缧绁,弗改厥常。
骂贼捐躯,节凛如霜。遗骨未归,潜德待扬。临风永叹,悼此忠良。”
本文来自汕头市濠江区志2013,观点不代表濠江旅游网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haojianglvyou.com/14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