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海林(1919-1978),渡头仔(玉新街道燎原社区)人。
少年因家贫,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便缀学,在汕头帮其父推煤炭车谋生。
他自幼酷爱潮州音乐,10岁就拜李植豹为师,后又师从林玉波,刻苦学习椰胡、扬琴、二弦等器乐,同时兼学声乐。
20世纪30年代曾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录《纺织》《小鹏儿》等潮曲唱片。
杨海林的潮乐艺术功底扎实,器乐件件皆能,较出色的是椰胡和扬琴,特别是椰胡的演奏技巧,独具一格,富有儒家柔静典雅风味,誉称为“潮汕一支弦”。
1955年,他作为潮汕民间音乐社成员先后赴广州、武汉、北京参加省、中南、全国民乐汇演,在首都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汇报演奏,荣获全国民间音乐一等奖。
1956年,调进广东潮剧团工作。
1957年随潮剧团赴京、沪、杭演出,再次在怀仁堂献艺。
1959年国庆十周年,他三进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,是年末调进汕头戏曲学校担任椰胡和扬琴两种器乐教师。
1966年下半年(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)戏校解散,他到汕头花纸厂当工人。
1977年恢复工作,调回戏校,并三次参加广东省民乐汇演,他伴奏的《狮子戏球》《粉红莲》等潮乐被省唱片公司录制出版。
杨海林培养的学生成材成器,如广东潮剧院一团蔡瑞潘、香港新艺潮剧团陈愈就和汕头戏校林益树等扬琴师、曾出访非洲6国演出的汕头杂技团椰胡手黄任深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,蜚声潮汕乐坛。
1978年9月,杨海林突患心肌梗死,不幸猝亡,年59岁。
他的子女(三男一女及女婿)皆“承父职”,从事音乐、戏曲艺术工作。
本文来自汕头市濠江区志2013,观点不代表濠江旅游网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haojianglvyou.com/1526.html